我们的目标是解决问题,问题是如何解决的,以前要靠我们学习、分析、行动,每一个环节,都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而现在,描述清楚我们的问题,尽量提供充足的信息,把问题交给 AI 吧。
每日成长
记录每日感悟与成长
商业模式之:软件免费、服务变现
AI 编码工具究竟该如何走出困境?Cline 给出了一种答案。
Cline 选择了开源,坚持“软件天然应该免费”的理念。它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和组合各类 LLM 来完成编程任务,软件本身对个人开发者免费,其收入来源于企业服务——提供团队管理、安全保障、技术支持等增值功能。这走的实际是 Linux、Kubernetes 等成功开源项目的老路:软件免费、服务变现。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古人学问无遗力,少壮工夫老始成。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——宋 · 陆游《冬夜读书示子聿》
译文:
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,年轻时下功夫,到老年才有所成就。
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,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。
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
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
—— 先秦 · 荀子《劝学》
学习,切忌 "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"
“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”,成语出自毛泽东《矛盾论·矛盾的特殊性》:”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,不看见全体,只看见树木,不看见森林。”
学习知识也一样,切忌 “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”,一开始就一头扎进细节里。由面到点,从上往下看,才是对自己友好的学习方法,否则跌跌撞撞,事倍功半。
"三阶段"成长
今早开车上班,想起自己开车1年多以来的变化,体悟到,很多事情,包括整个人生的过程,大多会经历”三阶段”的成长:
- 能力不足不能完成
- 能力基本够了能合格完成
- 能力盈余想做更好更多
理解到这一点,我觉得很重要,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:
- 能力不足时战胜焦虑、信心不足。因为能力不足只是暂时的。
- 能力够了时提醒我们不能躺平,不能不思进取。否则等待在前方的很可能是碌碌无为,或者不进则退
- 能力盈余时不要骄傲自大,有很多值得做的事情可以去做,你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。
情绪管理
开年老板问项目情况,因为某些原因,带有情绪。同一个场景,同一个问题,会表达,有时比会工作更重要!
回想起开车出小区时等过闸的事情,老婆一句:你好好说,不要带情绪。
时间的时效性
有奖征文的故事,错过了事件,还是不够放在心上。
自律真的不简单
上班第一天,无人监督,躺平了2个小时。